上海电气通过与阿曼Mawarid Turbine合作,在杜克姆经济特区建风电设备厂,输出技术,曲线进入中东市场,助力阿曼能源转型。
2025年4月,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正通过与阿曼Mawarid Turbine公司的战略合作,曲线进入中东风电市场,在杜克姆经济特区(SEZAD)建设区域首座风力涡轮机制造厂。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阿曼生意经”系列第37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据《阿曼时报》(Oman Times)报道,该工厂首期投资超2亿美元,年产1000兆瓦,计划2026年投产,标志着上海电气技术输出的重要里程碑。
根据协议,上海电气向Mawarid Turbine提供技术许可、研发支持及生产系统设计,助力生产6.25兆瓦和9.6兆瓦两种风力涡轮机,满足阿曼及中东风电项目需求。
上海电气集团主席吴磊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合作依托阿曼开放的投资环境和中阿历史友谊,将推动先进技术落地,促进区域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据新华社,上海电气在全球风电设备市场位居前列,其技术将为阿曼风电产业注入成熟经验。
工厂首期预计创造1080个就业机会,覆盖制造与研发。阿曼能源与矿产部长萨利姆·纳赛尔·奥菲称,该项目将支持未来两年内多个风电场建设,“首期投产预计于2026年中启动,为能源转型提供关键设备。”
Mawarid Turbine首席执行官穆斯塔法·穆罕默德·希奈强调,上海电气的参与不仅降低生产与物流成本,还通过知识转移增强阿曼本地化能力,“这将推动阿曼风电产品出口区域市场。”
阿曼风电潜力巨大。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杜克姆地区年均风速达7-8米/秒,适合大规模风电开发。
彭博社(Bloomberg)指出,阿曼目标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22%,风电是核心支柱。
然而,电网老化与市场成熟度不足仍是挑战。上海电气的技术输出通过本地化生产,规避部分贸易壁垒,曲线进入中东市场。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分析,杜克姆经济特区因其港口优势吸引外资,成为上海电气布局的理想起点。
项目启动仪式上,双方签署多项协议。除技术许可与供应链合作外,Mawarid Turbine与CID(Gulf)签约负责工厂设计,与OQ集团签署备忘录深化本地合作。阿曼国企OQ集团的参与增强了项目稳定性。
此外,阿曼劳工部、公共服务监管局与Mawarid Turbine合作培训350名本地技术人才。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此类举措将助力阿曼青年融入绿色经济。
中东风电市场竞争激烈,欧洲与美国企业长期主导。上海电气借阿曼“跳板”,通过技术与生产本地化抢占先机。
《阿拉伯商业周刊》(AGBI)指出,工厂的出口潜力将覆盖海湾国家,进一步巩固中国企业在区域影响力。
中东研究所(Middle East Institute)认为,尽管法律框架与投资环境需完善,上海电气的灵活策略为其他中国企业提供了范例。
上海电气通过阿曼合作,不仅输出技术建立风电生产线,还成功布局中东市场。这不仅是阿曼能源转型的助力,也彰显中国企业在全球绿色能源领域的战略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