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突尼斯大使万黎近日宣布,一家中国水泥制造商计划下周完成对突尼斯一家水泥厂的收购,投资额超1亿美元。这一交易不仅创下近年来中国在突尼斯最大直接投资纪录,也标志着两国经济合作迈入新阶段。
根据突尼斯国家通讯社Tunis Afrique Presse(TAP)3月23日的报道,中国驻突尼斯大使万黎(Wan Li)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一家中国水泥制造企业将于下周完成对突尼斯一家水泥厂的收购,总价值超过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8亿元)。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突尼斯生意经”系列第3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万黎大使表示,这一投资是近年来中国在突尼斯的最大单笔直接投资,体现了中国对突尼斯市场的信心和长期看好。
此次收购的工厂位于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附近,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
据万黎介绍,收购完成后,中国企业计划对工厂进行全面现代化改造,包括引入先进技术和升级设备,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能,同时减少环境影响。他强调,这一举措将为当地带来更可持续的生产模式,符合全球绿色发展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中国企业在非洲水泥行业的首次布局。
据《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此前报道,受国内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中国水泥企业正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尤其是非洲地区。
西非水泥公司(West China Cement Limited)在埃塞俄比亚、莫桑比克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等地的投资已取得显著回报,其2023年非洲业务的利润远超国内业务。
分析人士指出,突尼斯稳定的地理位置和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需求,使其成为中国企业的新目标。
万黎大使进一步表示,此次收购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他鼓励更多中国企业探索突尼斯的投资机会,并称这将推动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深化。
然而,他也坦言,目前中国企业对突尼斯当地市场法规的了解仍显不足,这可能是未来投资扩展的潜在障碍。
突尼斯方面对此交易表示欢迎。
据新华社2024年8月报道,突尼斯总理卡迈勒·马杜里(Kamel Maddouri)在会见万黎大使时曾表示,突尼斯愿与中国分享经济合作机遇,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和新能源领域。
突尼斯总统凯斯·赛义德(Kais Saied)去年5月访华期间,也与中方达成多项合作共识,为两国经济联系注入新动力。
业内专家分析,此次收购不仅将提升突尼斯水泥行业的竞争力,还可能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如建筑材料供应链和就业机会。
《全球水泥》(Global Cement)网站3月24日报道称,若交易顺利完成,这将是2020年代以来中国在突尼斯的首笔大型投资,预示着中国资本在北非市场的进一步扩张。
随着交易临近完成,外界期待这一项目能为中突关系开启新篇章,同时为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热潮增添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