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及利亚正式取消了一项耗资30亿美元、旨在打造非洲最大港口之一的深水港项目。该项目由中国企业与当地公司于2016年签约,隶属“一带一路”倡议,却因政治动荡和管理问题搁浅。
据《Ports Europe》报道,阿尔及利亚政府已正式终止与多家中国企业合作开发的埃尔-哈姆达尼亚(El-Hamdania)深水港项目。该项目原计划在首都阿尔及尔以西约90公里的歇尔谢尔(Cherchell)地区建设,设计年吞吐量高达2600万吨货物。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阿尔及利亚生意经”系列第29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2016年,阿尔及利亚当局与中建集团(CSCEC)及中国港湾工程公司(CHEC)签署初步协议,由中国进出口银行(Eximbank)提供融资支持,建成后由上海港务集团运营25年。
然而,这一宏大计划在启动9年后,于2025年初出现项目受阻的信息。
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阿尔及利亚于2018年正式加入该倡议,并在2022年与中方签署进一步合作协议,埃尔-哈姆达尼亚港项目被视为双方合作的重点。然而,据AidData披露,该项目自2019年因阿尔及利亚国内政治示威活动而暂停后,虽有重启谈判,但最终未能推进。
中东和非洲市场情报咨询机构Menas Associates分析指出,项目失败源于多重因素:政府缺乏项目管理能力、利益集团间的内斗、腐败问题以及政治不稳定。
中国企业在阿尔及利亚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曾取得显著成绩。
例如,中建集团承建的阿尔及尔大清真寺项目于2020年竣工,成为非洲最大的清真寺之一。此外,中企还参与了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建设。
然而,埃尔-哈姆达尼亚港的取消显示中东市场机遇与风险并存。
阿中产业研究院此前报道,中国与阿尔及利亚的合作近年来持续深化,2023年中国超越法国成为其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快速增长。但此次项目搁置显示出在地缘政治和经济环境复杂的情况下,中企海外投资仍面临较大风险。
阿尔及利亚此举可能进一步促使中国企业重新评估在高风险地区的投资策略。另据新华社消息,中方已表示尊重阿尔及利亚的决定,并将继续寻求与该国在其他领域的合作机会。
对于阿尔及利亚而言,放弃这一深水港项目可能削弱其成为地中海贸易枢纽的潜力。原计划中,该港口将与摩洛哥的丹吉尔-地中海港(Tanger Med)竞争,缓解阿尔及尔港口的拥堵压力。
然而,项目取消后,阿尔及利亚的港口升级计划或将延后,其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埃尔-哈姆达尼亚港项目的取消不仅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北非的一次受挫,也反映了海外基建项目在政治与管理上的复杂性。中企未来或需更加审慎地平衡机遇与风险,以推动“一带一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