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中企2800万美元投资埃及纺织,中东布局新进展
两家中企2800万美元投资埃及纺织,中东布局新进展

两家中企2800万美元投资埃及纺织,中东布局新进展

近期,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SCZone)在新行政首都总部敲定两项新投资协议,总投资达 2800 万美元,致力于在 Qantara West 工业区开展纺织制造、印染等项目,进一步稳固其作为工业发展枢纽的地位。

这一举措不仅为当地经济注入活力,也反映出中国企业在中东地区投资布局的新动向。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埃及生意经”系列第78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一、投资项目落地,产业与就业双丰收

此次投资的两家中国企业表现亮眼。常州金昌盛印染有限公司专注纱线制造、染色、印刷、针织及纺织设计,项目占地 6 万平方米,投资 2450 万美元,预计创造 500 个直接就业岗位,产品全部用于出口。

另一家上海明誉家纺,携手其位于阿联酋的子公司 Home Hub Textile,专注家纺制造,项目占地 4 万平方米,投资 350 万美元,提供 300 个直接就业机会,产品同样面向出口市场。

两项投资共占地 10 万平方米,将产生 800 个直接就业岗位。

SCZone 主席 Walid Gamal El-Din 指出,这些新协议使 Qantara West 工业园在过去 20 个月吸引的总投资达 5.423 亿美元,凸显该地区对国际工业和制造业投资的巨大吸引力。

此次投资无疑将提升埃及纺织业的产能与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升级。

二、中企中东投资:纺织业与多元领域并进

在中东地区,中国企业投资呈现多元化态势。就纺织业而言,除了此次在埃及的投资,在其他中东国家也有布局。

例如在阿联酋,凭借其发达的贸易与物流优势,中国纺织企业设立了展示中心与销售渠道,将优质产品推向更广阔的中东及北非市场。

而在能源、基建、金融等领域,中国企业也取得显著成果。

在能源方面,中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中国能源企业通过技术合作与投资,参与当地油气田开发与炼化项目,实现资源优势与技术优势的互补。

基建领域,中国建筑企业凭借在高铁、桥梁、港口等项目上的先进经验,在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等国承接众多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助力当地改善交通与城市发展。

在金融领域,中国金融机构与中东同行合作,为双边贸易与投资提供金融支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