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为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CMEC)承建的中东某电站项目支付了首期赔款,金额高达7562万美元。
这一赔付不仅为CMEC提供了资金缓冲,也再次凸显了出口信用保险在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提供的风险保障作用。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中东生意经”系列第103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一、从承保到理赔的关键节点
2018年3月,中国信保为该电站项目出具出口卖方信贷保险单,承保业主未能按期支付延期应付款的风险。项目建设期及还款期共计长达15年。
CMEC则通过将中国信保承保项下的延期应付款向银行卖断,实现了项目融资。
项目已于近期完工并投入商业运营。然而,受疫情导致完工延期及项目所在国政府电费支付不及时等因素影响,2023年12月和2024年6月,项目还款相继发生逾期。
面对风险,中国信保迅速介入,协助CMEC与东道国政府及业主方商讨解决方案,并第一时间启动理赔程序。
经过严格的损失核定后,中国信保依据保险单约定向CMEC完成了7562万美元的首期赔付,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后续,如承保风险持续存在,中国信保将继续承担保险责任,并协同CMEC向业主及担保方开展追偿工作,最大程度保障中方企业利益。
二、海外工程项目的信贷风险与保障需求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在海外承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
然而,国际工程项目往往涉及长周期、高投入、跨区域运营等特点,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政策变化、汇率波动以及业主付款违约等问题日益突出。
出口卖方信贷保险正是针对这一类风险提供保障的金融工具。
通过该保险,企业可以在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获得保障,一旦业主违约,中国信保可承担部分或全部损失。同时,企业还能借助该保险向银行融资,优化现金流管理。
以CMEC此次中东电站项目为例,该项目建设期及还款期共计15年,意味着长时间内企业面临资金回款的不确定性。
一旦业主违约,将对企业现金流造成冲击。出口信用保险的介入,不仅帮助CMEC规避了资金风险,也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中国信保如何助力企业“走出去”
作为中国官方的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中国信保长期以来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海外项目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其业务覆盖出口信用保险、投资保险、融资促进等多个领域,为企业提供全链条的风险管理支持。
在此次赔付中,中国信保展现了高效的理赔能力。面对突发逾期风险,其迅速反应,启动理赔程序,并在短时间内完成损失核定与赔付。
与此同时,中国信保也积极协助CMEC与东道国政府沟通,并开展追偿工作,力争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未来,随着中国企业海外业务的不断拓展,出口信用保险将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
此次CMEC项目的赔付案例,既是中国信保履行政策性职能的具体体现,也为其他中国企业提供了海外风险管理的可借鉴经验。
CMEC中东电站项目的首期赔付案例,充分体现了中国信保在支持企业国际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全球市场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出口信用保险将成为中国企业在海外稳健运营的重要保障。
未来,如何进一步优化保险产品、提升理赔效率,并加强海外追偿能力,仍是中国信保及相关企业需要共同探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