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国家电力采购公司(SPPC)日前宣布,正式启动首批独立电池储能系统(BESS)项目的招标工作。
该项目总装机容量2,000MW,预计提供8,000兆瓦时(MWh)的储能能力,采用BOO(建设-拥有-运营)模式,由中标企业全资持有项目公司(SPV)并签署15年期储能服务协议。
作为沙特“2030愿景”能源转型的重要一环,该项目吸引了全球能源巨头的激烈竞争。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沙特生意经”系列第293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一、沙特2GW储能竞标启动
根据SPPC公布的时间表,2025年2月17日将召开标前会议并进行现场考察,投标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2日。
此次招标的四个BESS项目分别位于
Al-Muwyah BESS ISP:500MW(麦加)
Haden BESS ISP:500MW(麦加)
Al-Khushaybi BESS ISP:500MW(卡西姆)
Al-Kahafa BESS ISP:500MW(哈伊勒)
该项目的核心目标是为沙特电网提供旋转备用容量,并支持可再生能源的高占比接入。
通过资审的企业包括21家管理或技术合作方,以及12家仅可作为技术合作方的企业。
本次共有21家企业作为管理或技术方通过项目招标资审:
阿布扎比未来能源公司(Masdar,阿联酋)
阿布扎比国家能源公司(Taqa,阿联酋)
ACWA Power(沙特)
Akaysha Energy(澳大利亚)
中国能建海外投资有限公司(CEECOIC,中国)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国际工程公司(中国)
中国南方电网国际(香港)有限公司(CSGIHK)
Cox Energy(西班牙)
EDF(法国)
远景能源(Envision Energy,中国)
FRV-X Renewable(西班牙)
国际电力公司(Engie,法国)
Jera Nex(日本)
晶科电力(中国香港)
韩国电力公司(Kepco,韩国)
丸红株式会社(Marubeni,日本)
Pro-Power Investment(中国华能集团旗下的公司)
三星物产公司(韩国)
国家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
道达尔能源可再生公司(TotalEnergies Renewables,法国)
X-Elio Energy(西班牙)
共有12家公司仅可作为技术合作方通过招标资审:
Al-Gihaz Holding Company(沙特)
Al-Jomaih Energy & Water Company(沙特)
Alfanar Company(沙特)
FAS Energy(沙特)
协鑫智能能源(苏州,中国)
Gulf Energy Development Public Company(泰国)
Nesma Renewable Energy(沙特)
浦项国际公司(Posco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韩国)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PowerChina,中国)
沙特电力公司(Saudi Electricity Company,沙特)
壳牌海外投资公司(Shell Overseas Investment,英国)
住友商事株式会社(Sumitomo Corporation,日本)
二、沙特储能竞赛升温
近年来,全球电池储能市场增长迅猛,尤其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提升的国家,储能系统成为电网调度和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
沙特作为全球能源大国,正加速推进能源结构转型,目标是在2030年前实现50%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
SPPC计划在2030年前采购总计10,000MW的BESS容量,以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韧性。
此外,BESS技术的成熟与成本下降也是推动本次招标的重要因素。
随着锂电池技术的进步和供应链的优化,储能项目的经济可行性不断增强。沙特政府也在积极引入外资,鼓励国际企业在本地投资建设储能基础设施。
三、全球能源巨头竞逐沙特
本次招标吸引了来自中东、欧洲、亚洲的领先能源企业,反映出沙特市场的全球吸引力。
阿联酋Masdar、Taqa等企业希望借助地缘优势扩展市场份额,而法国EDF、TotalEnergies等欧洲企业则依靠成熟的技术经验抢占先机。
中国企业方面,远景能源、国家电投黄河上游水电等公司已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丰富的储能项目经验,具备较强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招标采用BOO模式,中标企业需承担全额投资并长期运营,这对竞标者的资金实力和技术方案提出了较高要求。
因此,具备资金、技术和本地合作资源的企业更具竞争优势。与此同时,本土企业如ACWA Power、Alfanar等也在积极争取市场份额,试图在这一轮能源转型中占据重要地位。
沙特2,000MW电池储能项目的启动,标志着该国在可再生能源和储能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BESS市场的竞争将愈发激烈。未来几年,沙特乃至整个中东地区的储能市场有望持续扩张,为全球能源企业提供更多机遇。
同时,如何在技术、成本和政策支持之间取得平衡,将成为各大竞标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