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电力采购公司(SPPC)近日宣布启动首批电池储能系统(BESS)项目的资格认定程序,标志着该国在推进可再生能源转型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此次项目采用建设-拥有-运营(BOO)模式,预计将为沙特实现203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提供关键支持。中国企业在储能领域的深厚积累和积极参与,使其在沙特储能市场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沙特生意经”系列第245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沙特电力采购公司(SPPC)已正式开始对首批电池储能系统(BESS)项目进行资格审查。
这批项目共包括四个,总容量为2000兆瓦(MW)/4小时(Hrs),分别位于麦加省和海伊勒省。
根据SPPC的声明,这四个项目分别为:麦加省的500MW/4Hrs Al-Muwyah BESS ISP Site、500MW/4Hrs Haden BESS ISP Site;卡西姆省的500MW/4Hrs Al-Khushaybi BESS ISP Site;以及海伊勒省的500MW/4Hrs Al-Kahafa BESS ISP Site。
每个项目都将采用建设-拥有-运营模式进行开发,中标者将持有为开发和运营独立存储提供商项目而设立的特殊目的公司(SPV)的100%股权。
该特殊目的公司将与SPPC签订为期15年的存储服务协议,确保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行。
这批BESS项目标志着沙特阿拉伯电池存储计划的第一阶段,旨在支持其到2030年实现50%可再生能源的目标。SPPC表示,每个500兆瓦的设施将运行四小时,提供总计2000兆瓦时的电力容量,对于增强沙特电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在沙特储能市场的深耕细作显得尤为引人注目。近年来,中国储能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制造能力,在沙特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
其中,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ithium)与沙特本土企业的合作堪称典范。
双方合资成立的5吉瓦储能工厂,不仅为沙特市场提供了高质量的储能产品,也为中国储能制造技术“走出去”树立了新的标杆。
这一合作项目不仅体现了中国企业在储能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也展示了中沙两国在能源领域合作的广阔前景。
另一家中国企业阳光电源,则成功拿下了沙特目前最大的电网侧储能项目——7.8吉瓦时储能项目。
这一壮举不仅彰显了阳光电源在全球储能市场的强大竞争力,也为中国储能企业在沙特市场的深耕细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将极大提升沙特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沙特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中创新航作为阳光电源该项目的高性能储能电芯提供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创新航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储能电芯,实现了长循环、高能效、高安全可靠性的整体突破,为项目的成功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也进一步证明了中国企业在储能电芯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和创新能力。
除了上述企业外,华为在沙特储能市场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红海项目中,华为提供了1.3GWh的储能容量技术支持,成为该项目的重要支撑力量。
华为不仅提供了先进的电池储能系统,还包括电源转换系统、通信与管理系统等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沙特国家电网公司近期也将启动多个储能系统的EPC招标。
例如,利雅得投资集团Algihaz Holding获得了三个总价值达8亿美元的储能系统EPC合同,这些项目分别位于纳季兰、马达亚和海米斯穆谢特。
沙特国家电网还启动了全国范围内五个总容量为2.5吉瓦的电池储能系统招标,预计这些项目也将吸引众多中国企业的参与。
由于中国是全球储能电池制造能力最强的国家,预计在通过资格审查的名单公布之后,将看到大量中国企业的身影。
这些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制造能力,有望在沙特储能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沙特的可再生能源转型和电网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沙特启动的这批BESS项目不仅是对其可再生能源目标的重要支撑,也为中国储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入,预计将在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产生更多互利共赢的成果,共同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