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东地区在太阳能领域的野心日益彰显。
据行业协会能源工业委员会报告,2020年至2023年间,中东的太阳能发电容量实现了从3吉瓦到9吉瓦的显著增长。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中东生意经”系列第86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更引人注目的是,政府间组织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指出,海湾地区计划在2030年前再增装40吉瓦的光伏太阳能,这无疑将引发对太阳能电池板及其核心材料多晶硅的巨大需求。
多晶硅的生产依赖于西门子工艺,这是一种高科技方法,需要专业知识和大量电力,其原料硅通常从沙子中提取。
海湾地区凭借丰富的沙土资源和廉价能源,正积极寻求在当地构建完整的工业供应链,以满足这一需求。
然而,当前全球多晶硅市场由中国少数几家垂直整合的公司所主导。
根据EnergyTrend数据,截至2023年底,中国的多晶硅产能约为每年21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约91%。
这一产能已远超当前需求,导致近期价格暴跌。此轮价格下跌之前,2021-2022年曾因多晶硅短缺而价格飙升。
中国三大制造商通威、协鑫科技和特变电工合计占据全球产能的一半左右。这些公司正通过合作伙伴关系将业务拓展至海湾地区。
通威与迪拜的PowernSun等当地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协鑫科技则与阿联酋的主权基金穆巴达拉计划在阿联酋建设多晶硅工厂,并正与沙特政府探讨合作机会。
在这些国家中,阿曼的进展尤为突出。
联合太阳能多晶硅公司正在与中国双良公司合作,在阿曼苏哈尔自由区建设一座年产10万吨、投资13亿美元的生产设施。
该项目预计将在2025年初开放,成为该地区首个投产的多晶硅生产基地。
与此同时,美国市场也在迅速扩张,这主要得益于《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对光伏产业的大力推动。
然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进入美国市场正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许多中国企业正在转向其他地区,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国家成为其重要目标。
海湾国家的多晶硅制造商将能够宣称其生产过程完全在中国境外,这有助于满足特定市场对原产地和供应链透明度的要求。
根据规划,海湾国家的多晶硅产能将从目前的零迅速提升,最早可能在明年上半年投产。这些计划不仅有助于实现GCC国家的经济多元化目标,还强调了供应链的本地化,即所谓“in-country”生产。
尽管生产多晶硅为区域制造商和中国投资者提供了潜在收益,但市场本身却充满挑战。
中国生产的多晶硅价格暴跌,使得海湾地区的新投资面临类似“猪肉周期”的低谷风险。
分析师指出,当前市场正处于繁荣与衰退轮回周期的“衰退”阶段。
然而,中国以外地区的多晶硅价格仍然较高且更为稳定,这成为中东地区投资者热衷于投身该行业的重要动力。
他们希望借此机会推动中东的多元化和能源转型计划,同时在全球多晶硅市场中分得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