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华人背景的联合太阳能多晶硅公司(USP)在阿曼索哈港自贸区投资建设的10万吨硅料工厂,近日再获国际金融公司(IFC)融资支持。
这一总投资16亿美元的项目,不仅是中东地区首个人工硅料生产基地,也标志着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新能源供应链中的重要布局。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阿曼生意经”系列第38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1. 项目背景与进展
2024年3月11日,联合太阳能多晶硅公司(USP)在阿曼索哈港自贸区正式开工建设一座总投资13亿美元(后增至16亿美元)的多晶硅工厂,预计2025年投产,年产能达10万吨,成为中东地区首个同类项目。
该工厂占地16万平方米,生产高纯度多晶硅,广泛用于太阳能光伏板及半导体制造,助力阿曼实现《2040愿景》中经济多元化和绿色能源发展的目标。
USP创始人兼董事长张龙根,美籍华人,曾任晶科能源和大全能源高管,凭借其在光伏行业的丰富经验,带领USP迅速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
项目建设过程中,USP与多家中国企业合作,包括从中国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采购价值5830万美元的设备,如多晶硅还原炉和制氢设备,凸显中国光伏技术在项目中的关键作用。
2. 国际资本持续加码
2024年10月,阿曼主权财富基金旗下的未来基金(FFO)向USP投资1.56亿美元,占项目总投资的近十分之一。
2024年12月,易达资本(ewpartners)宣布向USP投资数千万美元,进一步巩固其资金链。
最新进展显示,国际金融公司(IFC)于2025年4月14日在阿曼“世界银行集团日”活动期间,与USP签署融资协议,支持这一16亿美元项目的推进。 尽管IFC未披露具体融资金额,但其参与表明国际资本市场对USP项目的高度认可。
IFC作为世界银行集团成员,专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私营部门发展,其投资旨在促进减贫和可持续发展。IFC的加入不仅为USP提供资金支持,还为其在全球市场树立了信誉背书,有助于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
3. 战略意义与市场前景
USP的阿曼项目具有多重战略意义。
首先,项目填补了中东地区多晶硅生产的空白,打破了中国在全球多晶硅市场的垄断格局。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F)数据,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预计低于600吉瓦,而多晶硅产能却达到1.2太瓦,供过于求导致价格承压。
在此背景下,USP选择在阿曼建厂,利用当地低廉的能源成本和优越的地理位置,避开了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
其次,索哈港自贸区的战略位置为USP提供了通往亚洲、欧洲和北美市场的便利。
阿曼与美国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进一步降低了出口壁垒,使USP能够更高效地进入美国这一全球最大且增长最快的太阳能市场。
此外,项目预计将吸引下游产业投资,如太阳能组件制造,从而推动阿曼成为区域新能源制造中心。
4.中国背景与全球布局
USP的成功离不开其华人背景及其与中国光伏产业的紧密联系。
张龙根的行业经验和USP与中国企业的合作,确保了项目在技术和供应链上的竞争力。
同时,USP通过吸引国际资本,展现了其在全球市场中的灵活性。业内人士分析,USP的融资能力为其未来在欧美证券交易所上市铺平了道路,类似大全能源等中国光伏企业的国际化路径或将成为其参考。
然而,USP也面临挑战。
全球多晶硅市场波动剧烈,且美国对来自中国及东南亚的光伏产品进口施加反倾销和反补贴税(AD/CVD)调查,可能对USP的出口战略构成潜在风险。
尽管如此,USP在阿曼的非中国生产基地身份,可能使其在欧美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5. 结语
联合太阳能多晶硅公司在阿曼的项目不仅是中东新能源产业的里程碑,也是中国光伏企业全球化战略的缩影。
从FFO到IFC的连续融资,显示了国际资本对USP的高度信心。
未来,随着项目在2025年投产,USP有望在全球新能源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为阿曼乃至中东地区的绿色经济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