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政府近日颁布新规,允许自贸区内企业在获得许可证后扩展至迪拜全范围运营。此举旨在刺激经济活动、创造就业并提升迪拜作为全球商业中心的地位。
根据迪拜政府最新立法,自贸区企业将迎来重大政策松绑。迪拜经济与旅游部(DET)将负责发放许可证或许可,允许这些企业将其业务扩展至迪拜内地。此前,迪拜超过30个自贸区覆盖金融、科技、媒体和医疗等领域,提供企业免税、货币自由兑换等优惠政策,并允许100%外资所有权,而在阿联酋其他地区,外资持股比例传统上限为49%。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阿联酋生意经”系列第154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据《海湾新闻》(Gulf News)报道,此次新规不适用于在迪拜国际金融中心(DIFC)注册的金融机构。其他希望扩展业务的企业需分别记录自贸区内外的财务状况,并遵守本地及联邦相关法规。许可证有效期为一年,且可续期。
迪拜媒体办公室表示:“此举将鼓励经济活动增长、就业机会增加及创新发展,进一步巩固迪拜作为商业、投资和创业中心的地位。”
迪拜自贸区的吸引力由来已久。
据官方数据,截至2025年,迪拜自贸区数量已稳居中东首位,涵盖多个高增长行业。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指出,自贸区政策是迪拜经济多元化战略的重要支柱,减少了对石油收入的依赖。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Kearney)发布的《2024全球城市指数》显示,迪拜位列第24位,是中东和北非地区排名最高的城市,其商业环境吸引力备受认可。
业内人士对此反响积极。
迪拜Creation Business Consultants公司董事总经理Scott Cairns对彭博社(Bloomberg)表示:“新规将进一步模糊内地与自贸区许可的界限,可能加剧监管机构间的竞争,为企业提供更多选择。”分析认为,这或将推动更多外资企业入驻,促进市场活力。
根据迪拜经济部门的预测,到2030年,自贸区对迪拜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将超过2500亿迪拉姆(约合680亿美元)。
《阿拉伯商业周刊》(Arabian Business)援引专家观点称,此举不仅提升了迪拜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也为其实现《D33经济议程》——到2033年将经济规模翻倍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然而,新规也带来一定挑战。企业需适应更复杂的合规要求,特别是在财务透明度和税务管理方面。分析人士提醒,尽管政策利好,但企业在扩展过程中仍需审慎评估市场风险与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