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掀起的贸易战加剧,中国投资者正寻求新避风港。沙特阿拉伯凭借其“2030愿景”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契合,成为吸引中国资本的热门目的地,双边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再度祭出关税大旗,针对中国商品实施高达54%的关税措施,这一举措被中国商务部斥为“典型的单边霸凌行为”(引自《人民日报》2025年4月3日报道)。
面对日益严峻的贸易环境,中国投资者加速向外寻找多元化投资机会,而沙特阿拉伯正成为这一趋势中的关键玩家。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沙特生意经”系列第335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据《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报道,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促使中国企业重新审视全球供应链布局,沙特因其开放的投资环境和地缘优势脱颖而出。
沙特“2030愿景”计划旨在通过经济多元化摆脱对石油的依赖,目标是将外国直接投资(FDI)从2023年的960亿里亚尔(约合256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3880亿里亚尔。
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则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输出和贸易合作,为沙特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支持。
双边贸易数据印证了这一关系的升温。
2023年,中沙双边贸易额已突破1000亿美元,中国占沙特绿地投资的58%(数据来自AGBI 2025年4月2日报道)。
自2005年以来,中国对沙特的累计投资超过600亿美元(美国企业研究所数据)。
2025年1月,联想集团宣布投资20亿美元在利雅得建设20万平方米的工厂,计划生产数百万台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标志着中国制造业进一步融入沙特经济。
“宏观因素正促使中国商人考虑是否需要在海外寻找新据点,”易达资本创始人Cliff Chau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沙特所在的GCC(海湾合作委员会)地区和亚太地区是两大主要选择,但美国对亚太国家的制裁威胁使GCC更具吸引力。”
易达资本自2017年在沙特设立以来,见证了中国对沙特绿地投资从3800万美元激增至2023年的163亿美元。
沙特的非石油经济展现出强劲增长潜力。
世界银行预测,未来两年沙特非石油部门年均增长率将达4.5%,而沙特政府更乐观地预计2026年将达到6.2%,使其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非石油经济体之一(AGBI 2025年4月2日)。这与中国的制造业优势和技术专长高度互补。
卡塔尔全球战略研究所分析师Naser Al-Tamimi指出,“一带一路与2030愿景在基础设施、贸易和经济多元化上高度契合,推动了双方在可再生能源、技术和物流领域的合作。”
中国媒体《经济日报》评论称,沙特经济改革与中国早期的开放路径有相似之处。Chau补充说:“沙特从高度依赖石油转向非石油产业的转型,对中国人来说非常熟悉。中国过去30年平均年增长率达9%,这种经验对沙特而言是宝贵借鉴。”
然而,特朗普的贸易战也为中沙合作带来复杂性。
《新华网》2025年4月3日报道指出,美国可能对沙特与中国的深化关系施加压力,尤其是在沙特仍依赖美国安全保障的背景下。
不过,沙特似乎正通过经济多元化平衡其外交政策。
2024年8月,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与中国签署了价值50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AGBI 2025年2月报道),显示双方合作的决心。
沙特还计划将非石油出口占比从16%提升至50%,而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无疑是理想合作伙伴。
例如,中国新能源企业在沙特投资生产光伏面板,支持其绿色技术发展。这些项目不仅助力沙特实现经济目标,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规避关税风险的出路。
分析人士Tim Callen(阿拉伯湾国家研究所研究员)表示:“许多国家对中国投资持谨慎态度,而沙特和海湾地区则敞开大门。中国的技术、基础设施能力与沙特的需求高度匹配,未来中国对沙特的投资预计将进一步增加。”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虽给中国带来压力,却意外催化了中沙经济合作的深化。在“一带一路”和“2030愿景”的双重驱动下,两国正携手打造新的贸易与投资格局,沙特或将成为中国资本的新庇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