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中东国家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协同效应日益显现,同时中国在清洁能源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也为双方的可再生能源合作铺平了道路。
近期,中国新三样制造业投资激增,不仅推动了出口扩大,也促进了贸易关系的多元化,特别是在深化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包括海湾阿拉伯国家的联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这一发展趋势与海湾国家努力利用其成本效益高的可再生能源潜力相契合,有助于推动更广泛的经济多元化,并应对能源转型的挑战。中东和中国政府官员均已认识到,将可持续能源作为国家发展政策的基本要素至关重要。
在此背景下,中国和海合会国家(以沙特和阿联酋为首)已为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双方承诺将共同推进绿色创新和能源安全等领域的合作举措,标志着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中东生意经”系列第76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具体来看,中国新三样制造业的投资激增,不仅加强了国内产业链的完善,也为海湾阿拉伯国家等“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提供了更多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这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有助于推动双方经济的持续增长。
海湾阿拉伯国家虽然化石燃料资源丰富,但他们也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项目。
这与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主导地位形成了有力互补,为双方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
从沙漠中的光伏发电站,到城市中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中国与中东国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项目正不断涌现。
1. 中国出口结构大变身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出口版图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曾经以家电、家具和服装为支柱的“旧三样”逐渐退居二线,取而代之的是以创新驱动的“新三样”——光伏产品、电动汽车和锂离子电池。
这一转变不仅揭示了中国产业升级的趋势,更凸显了北京方面将制造业作为振兴经济新战略的决心。
面对国内外多重挑战,中国政府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制造业向更高端、更绿色的方向发展。在这一战略布局中,“新三样”被寄予厚望,力求在全球市场上占据这三大领域的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海湾阿拉伯国家也在积极探索经济多元化道路,以期释放有潜力行业的增长动能。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和中东国家共同面临着能源安全、经济发展与环境可持续性的三重考验。
正因如此,双方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海湾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支持。
电动汽车的兴起,不仅为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中东地区的交通电动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推动。
而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领域的关键组件,其市场前景广阔,中国在该领域的深耕有望为双方带来更多的合作空间。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新三产”的崛起,不仅将重塑全球产业链格局,更可能为中东国家提供转型升级的契机。通过加强在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中国与海湾国家有望共同应对全球能源转型带来的挑战,实现互利共赢。
2.新三样掀起出口热潮
随着技术密集型绿色产品逐渐成为中国出口的新引擎,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产品正受到越来越多关注,被寄予厚望在推动出口行业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国务院的最新报告,2023年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的出口总额预计将突破1.06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410亿美元),同比激增29.9%。
然而,中国在电动汽车电池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也引发了国际竞争对手的应对策略。
美国正通过扶持本土生产商来加强市场防御,同时其汽车制造商也在电池价值链中加深参与度以降低成本。
欧盟委员会则考虑推出一系列产业政策,包括设定本地生产最低目标,以提升自身在电池制造领域的竞争力。
尽管中国在维持电动汽车电池出口增长方面可能面临挑战,但其在技术积累、市场规模和完整产业链方面的优势仍然显著。
为应对长期潜在的国际经贸风险,中国企业正在将更多出口导向“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特别是中东北非地区。
3. 中东国家可再生能源及电动汽车市场蓬勃发展
随着中东和北非地区,尤其是海湾阿拉伯国家,逐渐成为中国新三大产业——光伏、电动汽车和锂离子电池——的企业寻求扩大出口和探索海外商机的热门目的地,该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及电动汽车市场正迎来显著增长。
受政策激励推动,海湾国家可再生能源部署势头强劲。阿联酋和沙特作为海湾合作委员会中的经济大国,在气候相关努力中保持领先地位。
尽管这两国是海合会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但他们在可再生能源投资方面也最为积极。
光伏发电在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中占据主导地位。
据国际能源署(IAE)预测,未来五年,该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增长率将超过前三年的三倍,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预计将占增长的85%以上。
沙特阿拉伯预计将贡献超过三分之一的增长,其次是UAE、摩洛哥等国。
在化石燃料转型方面,海湾国家正热衷于推广氢能。
UAE、沙特阿拉伯和阿曼等国均在支持氢能开发,视其为未来“绿色”能源中心的关键。
同时,这些国家也在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价值链的本地化及海外投资。
例如,沙特正在吸引中国光伏企业在当地建设光伏电池板工厂,转型为光伏设备生产国,并致力于成为全球电池行业的一部分。
在电动汽车市场方面,虽然中东地区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全球新型电动汽车的推出正在加速其普及。
海合会电动汽车市场规模预计在2029年将达到104.2亿美元。特斯拉、大众、日产等知名品牌在当地受到青睐,同时新进入者也在探索市场机会。
此外,海湾国家不仅关注电动汽车的采用,还致力于生产本地化和建立合资企业,以培育强大的电动汽车生态系统。
4. 中国与海湾国家深化能源合作,共拓可再生能源市场
随着中国与海湾国家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紧密合作,以及中国在清洁能源供应链中的显著影响力,双方关系日益加深。
这一良好基础为双方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进一步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沙特和阿联酋等海湾国家市场已成为中国企业的重要出口目的地。
在中东新能源产业大型项目建设中,中国能建、中国电建、上海电气等承包商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经验为海湾国家的新能源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丝路基金也在去年完成了对ACWA Power旗下可再生能源公司ACWA Power RenewCo的49%股份的收购,正式成为该公司股东,并已向相关项目投资约100亿美元,这标志着中国在海湾国家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进一步加深。
此外,包括阳光电源、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在内的多家中国新能源领军企业也积极参与了沙特的新能源项目建设。
这些企业成为沙特“2030愿景”战略下的关键合作伙伴,共同推动着沙特能源结构的转型。
以晶科能源为例,该公司正牵头欧美等国际财团,在沙特赢得大量光伏招标项目。
同时,晶科能源还将与沙特阿拉伯RELC和VI携手,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建设10GW高效电池及组件项目,总投资额约合9.85亿美元。
另一家中国公司TCL中环也计划与VI、RELC签署《股东协议》,在沙特设立合资公司,共同推进年产20GW光伏晶体晶片项目。
该项目预计总投资额将达到约20.8亿美元,有望进一步提升沙特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产能。
这些合作项目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也体现了中国与海湾国家之间在能源领域的深厚合作基础和广阔前景。
5. 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瞄准中东
随着海湾阿拉伯地区电动汽车市场的日益活跃和竞争不断加剧,中国汽车制造商正积极在该地区寻求合作伙伴,以拓展新的增长领域。
在中国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越来越内卷,以及美国对进口汽车征收高额关税的背景下,新能源厂商看到了海湾地区尚未充分开发的巨大增长潜力。
去年11月,比亚迪率先在阿联酋推出新能源汽车汉系列,标志着其正式进军海湾市场。
紧随其后,吉利旗下的ZEEKR品牌也宣布与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巴林的四大汽车经销商签署新的合作协议,以扩大其汽车在海湾地区的销售网络。
同时,小鹏汽车也不甘落后,与多个中东非市场的经销商集团达成了经销协议,包括阿联酋的Ali&Sons、埃及的RAYA集团等。这些举措显示了中国汽车制造商对海湾市场的重视和期待。
此外,民族汽车品牌红旗自2021年与沙特阿拉伯老牌汽车经销商Altawkilat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后,销量显著增长。目前,红旗已在卡塔尔和阿曼开展业务,并计划将业务扩展到阿布扎比。
中国新能源汽车与中东资本的合作也值得一提。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近期从阿布扎比支持的投资实体CYVN Holdings获得了22亿美元的巨额现金注入,这无疑将为其在海湾市场的扩张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在去年6月的阿拉伯-中国商务会议上,沙特阿拉伯投资部还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华人运通签署了一项价值56亿美元的协议,双方将共同成立一家汽车研发、制造和销售合资企业。这一合作将进一步加强中国在海湾地区电动汽车市场的影响力。
东风旗下的豪华智能电动汽车品牌BeyonCa也与沙特阿拉伯的Al Faisaliah集团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以探索电动汽车的开发机会,涵盖研发、制造以及贸易、充电和保险等多个领域。
在竞争激烈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推动下,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纷纷推出采用先进技术的新车型,这些技术目前在特斯拉等国际品牌中尚无法提供。
因此,这些新车型不仅在某些方面领先于欧美竞争对手,而且售价更为亲民。这使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中东获得了独特的优势。
然而,尽管海湾地区电动汽车市场潜力巨大,但中国制造商仍需谨慎应对一系列挑战。
以沙特阿拉伯的公共投资基金为例,该机构设定了到2030年每年生产50万辆电动汽车的宏伟目标,以试图通过国产化来取得从中国和欧美国家进口的新能源汽车。
然而,一些专家对这一目标的可行性表示质疑,主要担忧沙特阿拉伯的高劳动力成本、有限的本地供应商基础以及市场规模等因素可能阻碍目标的实现。
因此,中国汽车制造商仍有机会在海湾地区电动汽车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填补市场空缺,并推动中东市场的持续发展。
6. 中国与中东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持续深化
在共同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中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正展现出日益紧密的合作关系。
去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层论坛在中国举行期间,北京大学能源研究所与阿卜杜拉国王石油研究中心(KAPSARC)联合举办了一场研讨会。会议聚焦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海合会)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如何加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
沙特阿拉伯投资大臣哈立德·法利赫在中沙投资会议上特别指出,沙特期待与中国企业进一步深化在绿色转型方面的合作。
这一表态不仅彰显了沙特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也反映出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关键角色。
此前一年6月,在沙特主办的第十届中阿商务论坛上,ACWA Power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Mohammed Abunayyan也表达了对中国合作伙伴的极高评价。
他表示,若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疑是世界上最好的选择之一”。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去年11月在利雅得举行的一场行业活动上,沙特PIF能源和公用事业主管Mohammed Albalaihed强调,沙特对可再生能源有着巨大需求,并从经济发展与供应安全的角度考虑,本地化相关产品具有重大意义。
他明确指出,“在光伏板、风力涡轮机、电解槽和电池等领域,我们找不到比中国公司更合适的合作伙伴了”。
这些高层表态和实际行动表明,中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正不断迈上新台阶。双方通过政策对话、项目合作和技术交流,共同推动着全球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