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5日,中国吉利汽车在埃及十月六日城的首家中东和北非(MENA)地区汽车装配厂正式投产。
这一投资总额达1亿美元的现代化工厂,不仅将满足埃及本土市场对汽车的需求,还将逐步拓展区域出口网络,年产能预计达到3万辆。
这一战略布局标志着吉利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也反映了埃及政府推动本地汽车工业升级的决心。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埃及生意经”系列第66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一、现代化工厂投产,目标区域市场
在埃及总理穆斯塔法·马德布利的见证下,吉利汽车的装配厂正式落成并下线了首批Coolray(缤越)和Emgrand(帝豪)两款车型。
这是吉利首次在中东和非洲地区设立的全散件组装(CKD)工厂,工厂配备了两条生产线,初期年产能为1万辆,未来三年将逐步提升至3万辆。
该工厂首次在埃及引入激光熔焊技术和KUKA工业机器人,实现了双车型混线生产,为制造工艺和效率带来突破。同时,工厂对标吉利全球质量标准,通过多项国际认证,确保产品品质。
在仪式上,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宋军表示,埃及战略位置独特,是连接非洲和中东的重要枢纽。此次投产将助力埃及本地汽车工业现代化,并推动区域出口枢纽的建立。
二、埃及汽车市场与政策支持
埃及政府近年来致力于推动本地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以应对汽车进口依赖高企的问题。
据埃及汽车市场信息委员会数据显示,2024年前10个月,埃及汽车销量约为7.8万辆。然而,本土生产能力有限,零部件依赖进口。
为振兴本地汽车制造,埃及政府启动了14亿美元的支持计划,并与日产、通用汽车及Stellantis等国际车企签署协议,计划每年交付6-7万辆汽车。
此外,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税收减免和激励措施,以吸引更多外资参与汽车产业链。
吉利埃及工厂的本土零部件使用比例初步达到45%,未来计划逐步提高。这不仅符合埃及政府的本地化战略,也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
三、吉利全球化与埃及战略
吉利汽车的埃及项目是其全球”体系出海”战略的一部分。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制造商之一,吉利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动作频频。
2024年,其出口销量超过40万辆,同比增长53%。在全球市场,吉利已建立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营销网络,包括近900家销售与服务网点。
埃及工厂的投产进一步夯实了吉利在MENA地区的基础。工厂不仅提供高效的生产能力,还通过本地化制造降低了关税和物流成本。此外,吉利在埃及已设立了45个销售与服务中心,覆盖全国主要城市。
这一项目也契合埃及政府的“2030愿景”,即将国家打造成区域制造业中心。Auto Mobility公司作为吉利在埃及的合作伙伴,自2023年成立以来,已累计投资约2.5亿美元,为本地制造和装配提供了重要支持。
四、多方共赢的未来
吉利埃及工厂的建立不仅推动了埃及汽车产业的现代化升级,也为本地经济注入了新活力。预计该工厂将直接或间接创造数千个就业机会,为本地供应链发展带来显著效益。
通过逐步提高本地零部件的使用比例,吉利和Auto Mobility的合作将助力埃及零部件产业的崛起。
此外,工厂未来每年出口3万辆汽车,将进一步提升埃及在国际汽车产业链中的地位。
中东和非洲地区正处于汽车消费升级阶段,市场潜力巨大。吉利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产品,有望在这一市场获得更多份额。
对于吉利而言,埃及工厂不仅是一个生产基地,更是全球化战略的又一重要节点。通过埃及辐射中东和非洲市场,吉利正在稳步实现全球供应链和市场网络的整合。
吉利汽车埃及工厂这一项目的落地展示了中国汽车工业在技术、质量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上的全面提升,也凸显了埃及政府推动本地制造业发展的决心。
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吉利将为中东和非洲市场带来更多优质产品,同时也为埃及经济和工业现代化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