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政府近日将巴士拉省南部阿尔陶伊气田的气体加工厂建设合同授予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此举标志着中伊能源合作迈出新步伐。
据伊拉克官方通讯社2025年3月26日报道,伊拉克内阁在总理穆罕默德·阿尔-苏达尼(Mohammed Al-Sudani)主持的周二会议上,正式批准将位于南部巴士拉省阿尔陶伊气田(Artawi field)的气体加工厂(GPP)项目合同授予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CPECC)。
这一决定进一步深化了中伊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也为伊拉克提升天然气产能增添了新动力。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伊拉克生意经”系列第50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尽管官方报道未披露具体项目细节,但伊拉克石油部长哈扬·阿卜杜勒-加尼(Hayan Abdul-Ghani)早在今年2月便宣布,阿尔陶伊气田开发项目的前端工程设计(FEED)阶段已顺利完成。据悉,该气体加工厂将处理阿尔陶伊气田生产的伴生气,旨在减少资源浪费并将其转化为可供利用的能源。《中国日报》援引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一项目将显著提升伊拉克的能源自给能力,并推动其能源出口潜力。
该气体加工厂是价值100亿美元的天然气增长综合项目(Gas Growth Integrated Project,简称GGIP)的核心组成部分。
GGIP由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能源(TotalEnergies)牵头开发,其持股45%,并与巴士拉石油公司(持股30%)及卡塔尔能源公司(QatarEnergy,持股25%)组成联合体共同推进。项目位于巴士拉省祖拜尔(Al-Zubair)北部,旨在通过回收南部油田的伴生气,供应发电厂并提升伊拉克的电力供应能力。
据《金融时报》报道,GGIP首阶段计划处理每日3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最终将支持1.5吉瓦的发电容量。
伊拉克是全球伴生气燃烧(flaring)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世界银行《全球伴生气追踪报告》,2023年伊拉克在该领域排名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和伊朗。阿尔陶伊气田加工厂的建设不仅将减少天然气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还将为巴士拉地区约20万户家庭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英国《卫报》指出,这一项目是伊拉克政府兑现其到2027年全面停止伴生气燃烧承诺的重要一步。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在全球能源基建领域拥有丰富经验,此前已在中东多个国家承接大型项目。
据《人民日报》报道,中企近年来在伊拉克的能源投资持续增加,例如在西库尔纳1号油田(West Qurna 1)的运营中心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此次中标阿尔陶伊气田项目,进一步凸显了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对伊拉克能源行业的支持。
项目具体投资金额和建设时间表尚未公开,但道达尔能源高级副总裁朱利安·普热(Julien Pouget)近期表示,GGIP的下一里程碑——1吉瓦太阳能项目的建设——将在未来几周内启动。
这表明阿尔陶伊气田气体加工厂的建设也将提速。伊拉克石油部规划研究司司长纳西尔·阿齐兹·贾巴尔(Naseer Aziz Jabbar)此前透露,由道达尔能源主导的能源项目预计将在2028至2029年全面完工。
阿尔陶伊气田气体加工厂的建设不仅助力伊拉克优化能源结构,还为中伊合作开辟了新篇章。随着项目的推进,伊拉克有望在能源独立与环境保护上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