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中南局再中标摩洛哥新能源项目,中国产业出海带动建设商机
中交中南局再中标摩洛哥新能源项目,中国产业出海带动建设商机

中交中南局再中标摩洛哥新能源项目,中国产业出海带动建设商机

2025年4月1日,中交中南工程局成功中标海亮摩洛哥有色金属及新能源材料制造基地场平及厂区道路土方工程项目。

这是继贝特瑞桩基和土方工程后,该公司在摩洛哥市场的第三个项目,标志着中国建筑企业在摩洛哥新能源产业布局中的进一步深化。

随着中国电池产业和汽车供应链加速“出海”,摩洛哥正成为中国企业投资热点,为建筑施工及设备制造企业带来新机遇。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摩洛哥生意经”系列第60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根据项目信息,中交中南局此次中标的海亮摩洛哥项目主要施工内容包括清表3万立方米、挖方28万立方米、回填28万立方米,工期为2个月。

该项目隶属于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亮股份”)在摩洛哥投资建设的“海亮(摩洛哥)新材料科技工业园”。

据海亮股份2024年5月7日公告,该工业园总投资2.88亿美元,计划建设年产5万吨无锻轧铜及铜合金材、3.5万吨铜管、4万吨精密黄铜棒、1.5亿只精密铜合金管件以及2.5万吨锂电铜箔等新能源材料生产线,建设周期预计36个月。

这一项目不仅是海亮股份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也为中国建筑企业提供了参与国际市场的舞台。

摩洛哥凭借其靠近欧洲市场的地理优势、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以及稳定的投资环境,正成为中国新能源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

据报道,摩洛哥在磷矿深加工以及汽车供应链领域领域潜力巨大,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近年来,中国电池巨头如贝特瑞等已在摩洛哥布局生产基地,而海亮股份的加入进一步凸显了这一趋势。

英国《金融时报》曾报道,中国企业在摩洛哥的投资热潮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为中国供应链规避欧美市场壁垒提供了新路径。

中交中南局作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近年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建项目。此次中标是其在摩洛哥市场的又一突破。

此前,该公司已承接贝特瑞摩洛哥项目的桩基和土方工程,积累了丰富的当地施工经验。中国交建2023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显示,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承接了多项新能源相关基建项目,展现了其在国际化业务中的竞争力。

业内专家指出,中国电池产业和汽车供应链加速布局摩洛哥,不仅带动了原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的生产,还为建筑施工、生产设备制造及安装等上下游企业创造了商机。

据分析,摩洛哥政府计划到2020年实现40%的电能消费来自可再生能源,这一目标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广阔合作空间。如今,这一愿景仍在延续,并吸引更多中企参与。

中交中南局此次中标海亮摩洛哥项目,既是中国建筑企业技术实力与国际市场需求的结合,也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全球化布局的缩影。随着更多中国企业在摩洛哥落地生根,中摩合作有望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迈上新台阶,为双方经济注入新活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